祖国医学博大精深,重读著名学者的励志名言,聆听他们的肺腑之言,燃起“救死扶伤”的宏大志愿。应该是一个为医者的终身意愿。医圣在《伤寒论原序》里说到,作为一个医生应该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。这是对学医者最起码的要求。但是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,并且参加了临床实践,那么应该怎么读好书呢?
大家都知道;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临证,如果实践和理论脱节,肯定当不好医生。同样的道理,如果临证之时不好好读书,亦当不好医生。在读书的时候,如果不认真地学习,不把书中的道理弄懂,弄透,往往就得不到如期的效果。“知其浅而不知其深,犹未知也;知其偏而不知其全,犹未知也。就是在讲着这个道理。”用当今的白话来说;就是你如果知道了初浅的知识,但是却不知道深奥的知识,这就是和不知道一样。你如果知道了偏面的而不知道全面的,也和不知道一样。
吴仪洛在《本草从新原序》说道;夫医学之要,莫先于明理,其次则在辩证,其次则在用药。理不明,证于何辨?证不辨,药于何用? 陈士铎《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》中说道;人不穷理,不可以学医。医不穷理,不可以用药。以上几位先贤的话都在��调读书要细要精要透的道理。学问无窍,读书不可轻量也。
附医学名人名言精选;
1、学者非读万卷书,未可轻言医。――魏荔彤《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》
2、知针知药,固是良医。――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》
3、医虽小道,而性命攸关,敢不知慎!――张介宾《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》
4、欲救人学医则可,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。――徐廷祚《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》
5、临病若能三思,用药终无一失。――沈李龙《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》
6、病不可不察隐情,药不可徒拘成法。――倪士奇《两都医案北案》
7,凡读古人书,应先胸有识见,引伸触类,融会贯通,当悟乎书之外,勿泥乎书之中,方为善读书人。――顾仪卿《医中一得》
8、自古无不效之方,而世医不识之病。――孙一奎《赤水玄珠序》
9、医者仁术,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,所贵者,扶危救困,起死回生耳。――聂尚恒《活幼心法卷一》
10、医之临病,胜于临敌。――怀远《医彻卷四医箴疗医》医学家名言警句
11、医病非难,难在疑似之辨。不可人云亦云,随波逐流,误人匪浅。――王肯堂《肯堂医论卷中杂记》
12、夫医者,非仁爱之士,不可托也;非聪明理达,不可任也;非廉洁纯良,不可信也。――杨泉《物理论》
13、医学贵精,不精则害人匪细。――陈梦雷等《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》
14、医不难於用药,而难於认证。――温载之《温氏医案咳嗽》
15、夫医药为用,性命所系,和扁至妙,犹或加思,仲景明审,亦候形证。一毫有疑,则考校以求验。――王叔和《脉经序》
16、盖医出于儒,非读书明理,终是庸俗昏昧,不能疏通变化。――李梃
17、人命至重,有贵千金,一方济之,德逾于此,故以为名也。――孙思邈《备急千金要方序》
18、尝思用药如用兵。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,而后可用之以制敌;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,而后能用之以治病。――张锡纯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
19、医者,书不熟则理不明,理不明则识不精。临证游移,漫无定见,药证不合,难以奏效。――吴谦等《医宗金鉴凡例》
20、世无难治之疾,有不善治之医;药无难代之品,有不善代之人。――褚澄《褚氏遗书》
22、医者人之司命,如大将提兵,必谋定而后战。――倪士奇《两都医案北案》
23、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,庶可以为医矣。――王秉衡《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》
24、大约心细则眼明,而理名则心细,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。――魏荔彤《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》
25、夫医药为用,性命所系。――王叔和《脉经序》
26、药能活人,亦能杀人,生死关头,间不容发,可不慎欤!――刘昌祁《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》
27、夫医诚难知,知之不精,则罪更甚于不知。――吴其浚《植物名实图考贯众》
28、盖医学通乎性命,知医则知立命。――赵学敏《串雅内编绪论》
最后送上吴瑭在《温病条辨自序》中说的一句话;生民何辜,不死于病而死于医,是有医不若无医也。学医不精,不若不学医也。切记,切记。
评论(0)